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张长昆研究员团队联合长春应化所李胜海研究员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提出了原位电化学氧化合成方法,制备出耐氧性的萘衍生物,其在液流电池中作为正极活性分子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在正极电解液连续鼓入空气的条件下,该电池仍能够稳定循环600圈(超过20天)以上,证明了萘衍生物正极活性分子具有优异的空气稳定性。基于此,团队实现千克级分子制备,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电堆测试。
2024-08-29
前沿技术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Michael Grätzel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任丹团队在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propylene from carbon dioxide on copper nanocrystals”的研究成果。他们实现了CO₂在铜纳米晶体上电化学高效合成丙烯。
2023-04-20
前沿技术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并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将其识别和合成为语音,还原准确率超过90%。
2023-03-22
前沿技术
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同时可以满足水分和界面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气固反应在Li10GeP2S12颗粒的表面引入一层氟化锂涂层,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固态电解质LiF@Li10GeP2S12。密度函数理论计算验证了具有核壳结构的LiF@Li10GeP2S12有较低的吸附能量,大大抑制了 在Li10GeP2S12中的PS43-的分解。同时,LiF@Li10GeP2S12具有较低的电子传导率,为2.42 × 10-9 S cm-1,可以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增长,并防止锂和LiF@Li10GeP2S12之间的副反应,将临界电流密度从1.0 mA cm-2提高到了3.0 mA cm-2。基于LiF@Li10GeP2S12的全固态锂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组装后的LiNbO3@LiCoO2/LiF@Li10GeP2S12/Li电池在1 C下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01.0 mAh g-1,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4.8%
2023-03-22
前沿技术
韩国成均馆大学Won-Sub Yoon等人将咖啡因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锂电池中,并首次揭示了储能机制。在充放电过程中,两个等效的电子和锂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 1.5–4.3 V 的电压窗口中提供265 mAh g−1的可逆容量。此外,还发现可以通过卤化分子调谐来控制新的氧化还原反应位点,新创建的氧化还原位点表明氧化电压与卤素元素的电负性成比例增加,顺序为I,Br,Cl和F。这些结果证明了天然有机材料作为储能材料的适用性,以及通过分子尺度工程设计可调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及其氧化还原电位的可行策略。
2023-03-22
前沿技术
印度理工学院Kinsuk Naskar、Titash Mondal等研究人员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期刊发表名为“Cross-Talk Signal Free Recyclable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Graphene-Based Strain and Pressure Sensor for Monitoring Human Motions”的论文,研究报告了一种可回收的柔性传感器的开发,该传感器可以为检测应变和压力的微小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所开发的传感器可以由于应变和压力而单独产生的信号。
2023-03-22
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