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容器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储能介质,在新能源发展中必备可少,其技术创新对新 能源革命也尤为重要。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是考察化学电源储存与释放电能能力的重要指标, 但两者的同时实现是电化学能源存储面临的难题。锂离子电容器兼具了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的优点,具有高功率密度,能够100C以上充放电;具有10万次以上的长循环寿命,高出锂 电池的100倍;具有高的能量密度,是传统超级电容器的3~5倍。 锂离子电容器由于技术复杂、成本高等原因,截止到目前,关键产业技术及高性能原材 料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美国Maxwell独家掌握了干法电极技术,并具备锂离子 电容器单体生产能力。日本可乐丽和日本电子ACT公司分别掌握了活性炭和纳米门炭技术; 日本嘉娜宝公司、日本吴羽化学、日本ATEC公司等掌握着硬炭负极材料的技术。中车青岛 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锂离子电容器开发、量产能力和条件的企业,但是 关键电极不具备自主生产能力,仍需进口。
针对国内锂离子电容器关键材料受制于国外、技术瓶颈问题和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求, 开发了高容量和高倍率的正负极核心材料,解决了工业化快速嵌锂的产业难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穿孔集流体设计方案,实现了高性能产品规模化制造,经过小试、中试生产线的验证,循环寿命超过行业需求,可替代美国进口(其占据国内70%的产品市场)。
电压(V) 3.8 ;能量密度 12Wh/kg;容量(F) 675 功率密度 8kW/kg;F(mΩ) 2092.5 ;寿命 >20 万;内阻(kHz) 2.9mΩ ;低温-20℃ 容量保持 64.81%